Potaki

一个扯闲篇儿的后院儿

行政心声:你以为工位从固定到共享很简单吗?

文章来源

微信公众号:SMileioT

不论是因业务扩张人员增长导致的工位不够用,还是出于节约成本而选择缩减工位面积,或是因为疫情的影响,混合办公已成为趋势,越来越多的企业允许员工选择居家办公,并开始尝试将原本1:1(员工数:工位数)的固定工位模式改变为1.5:1、2:1、甚至更高共享比例的模式,比如埃森哲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的办公室,1000多位员工仅用了272个工位。其中高流动性或者长时间出差的员工,每8个人拥有1个工位,共享比例高到令人震惊,也让很多企业纷纷对共享有了期待,但是从固定转为共享,看似简单,实则是行政人员的一场“跨栏比赛”,需要跨过重重阻碍,才能最终得出适合本公司的共享方案。

01

· 我们公司适不适合做共享?

相信这是很多行政管理者在工位变革中首先会思考的问题,一般来说外资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会倾向于做共享,因为他们外勤人员较多且人员流动较为频繁,那么也不是说这类企业需要全公司都去做共享,毕竟不同部门业务性质不同,比如研发、财务等部门,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工位上办公,做成共享反而增加他们的工作难度,所以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二个问题。

02

·哪些部门可以做成共享?

很明显,只有在一个部门里工位的使用率较低时才会考虑做成共享,那么什么样的部门工位的使用率会低呢?也就是说人员不常在工位上,那么很显然,一般来说像销售部门、工程实施部门等会成为企业优先选择共享的对象,因为他们外勤频繁。另外很多公司也会为出差员工或者访客设有一些共享工位,还有的公司会提前预留一些共享工位,以应对未来的人员增长。而这一切都需要行政人员提前去收集这些信息,比如通过肉眼观察就可以发现哪些部门的工位往往是空的。

03

·到底要做多大比例的共享?

如果说前面一步是给共享定性的话,那么这一步就是给共享定量。前面说到的埃森哲可以设置到8:1的共享比例,是因为他们有数据佐证这个比例的合理性。为了获取这些数据,在单纯依靠行政人员的肉眼观察可能就无法实现了,需要借助一些智慧工位统计的工具,比如工位数据分析系统和工位传感器,通过数字手段实时获取工位的占用情况,并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统计报表,结合实际真正得出适合企业的共享比例,而这一时间一般来说至少需要3-6个月

04

·员工愿不愿意去做共享?

当员工已经适应一人一工位,突然改成共享,会让员工认为企业剥夺了他工位私人空间的权利,进而引起强烈的反对情绪,根据《Gensler美国办公空间调查2020》显示,美国员工对共享工位持谨慎态度,许多员工宁可牺牲居家办公的灵活性,也要在办公室中拥有固定工位。

不过在中国这一情况却正好相反,根据《Gensler中国办公空间调查2021》显示,中国许多员工对非固定工位持开放态度,如果可以,为了换取远程办公的机会,很多人都愿意接受非固定工位。

虽然更加开放,但是还是有至少一半的人对共享工位持谨慎态度,所以在真正实施共享之前,行政人员还有很长的引导解释工作,以获得员工们的理解。

05

·共享之后如何维护和管理?

共享永远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,面对企业业务的变化,人员的变化,共享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,另外在共享后也会有员工争抢某些工位的情况发生,比如很多人就很倾向于靠窗的位子,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行政人员去应对和解决,可以说在固定变为共享的路上,遇到的问题当然远远不止以上五个。

当然,共享后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,坪效的提升和经济成本的降低可以说是立竿见影,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被困难吓倒,面对工位模式的转变谨慎思考并选择好高效的工具,帮助我们的工位变革少走弯路,有序进行。而在这里,SMileioT将会是您最坚实的工位咨询和实施后盾,期待与您一起在工位变革中乘风破浪、九转功成。

行政心声:你以为工位从固定到共享很简单吗?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到顶部